和昌言官舍十题 其八 甘菊

野菊细琐物,篱间私自全。
徒因气味殊,不为庖人捐。
采升白玉堂,荐以黄金盘。
愿若南阳守,永扶君子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甘菊》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与苏舜钦并称为“苏梅”,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
  1. 诗歌原文
    野菊细琐物,篱间私自全。
    徒因气味殊,不为庖人捐。
    采升白玉堂,荐以黄金盘。
    愿若南阳守,永扶君子年。

  2.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甘菊》中,梅尧臣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甘菊在篱笆间的自然状态,以及它虽小却自成一格的特性。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菊花的朴素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 象征意义:菊花作为中国传统文人墨客所钟爱的花卉之一,常被赋予高洁、坚强的寓意。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赞美菊花,间接表达了自己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 艺术特色:诗歌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和质朴的手法,使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真挚与表达的自然流畅。同时,诗中的意象鲜明,通过对菊花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雅生活的理想。
  • 历史影响:梅尧臣的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受到了文人墨客的赞誉,而且在后世也被视为宋诗中的佳作,对后世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甘菊》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画卷,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崇尚以及对生活哲理的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