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吟 其二

醉掬山先走,行呼月后随。
欲眠梧影下,又恐白云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吟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感慨以及对于酒与诗的热爱。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人物,因倡导新乐府运动而闻名于世。
  1. 诗歌原文
    空王百法学未得,姹女丹砂烧即飞。
    事事无成身老也,醉乡不去欲何归?
    两鬓千茎新似雪,十分一盏欲如泥。
    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2. 诗歌解析

  • 空王百法:这里的“空王”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虚无境界,而“百法”则指各种修行方法或道理。
  • 姹女丹砂烧即飞:“姹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指美丽的仙女,这里用来比喻那些美好但短暂的东西。”丹砂”则是一种炼丹术中使用的矿物,象征着长生不老的愿望。”烧即飞”意味着一旦失去,即刻化为乌有。
  • 事事无成身老也:这句话反映了白居易晚年的人生态度。他认识到人生充满了挫折和失败,但他选择以乐观的态度面对这些挫折,继续生活下去。
  • 两鬓千茎新似雪:形容头发白得像雪一样,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年事已高的状态。
  • 十分一盏欲如泥:形容饮酒过量,身体感到沉重和疲惫。
  • 酒狂又引诗魔发:表达了诗人在饮酒后的狂放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痴迷。
  • 日午悲吟到日西:描述了诗人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吟诗作对,直到太阳西沉。

《醉吟二首·其二》不仅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它还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精神。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代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