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晴 其一

昨夜天成雨,今朝水满池。
睡酣浑不觉,想见竹声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晴·其一》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一首七言绝句,全文如下:碧海明初日,青山破宿烟。寒阴都辟易,芳景正澄鲜。屋角禽声姹,池塘蝶影翩。春光吾负汝,今日一欣然。

《晓晴·其一》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天早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1. 内容与主题
  • 自然景观的描绘:《晓晴·其一》开篇即以“碧海明初日,青山破宿烟”两句起笔,描绘了一幅晨曦初现、水面波光粼粼、山峦若隐若现的画面。这样的描写不仅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还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 动物与植物的互动:诗中的“屋角禽声姹,池塘蝶影翩”两句,通过“鸟语花香”、“蝴蝶翩跹”等意象,生动地刻画了春天里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场景。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反映了诗人对这一美好时刻的喜爱和欣赏。
  1. 艺术风格与特点
  • 简洁明快的语言:孙应时的《晓晴·其一》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在形式上显得十分精炼。这种语言风格既便于读者理解,又能够迅速抓住诗歌的主旨,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意在笔先,词达而已”的审美情趣。
  • 富有哲理的表达:虽然诗中多处描绘了自然景物,但诗人并未停留在表面的自然美描述上。他通过“春光吾负汝,今日一欣然”一句,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珍视和感恩之情,使诗歌具有了一定的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1. 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
  • 宋代文学的特点: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文人墨客们在诗歌创作上追求自然和谐、意境深远的风格。孙应时的这首《晓晴·其一》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时代特色,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使其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作品。
  • 文化遗产的价值:《晓晴·其一》不仅是宋代文学作品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晓晴·其一》作为一首短小精悍的七言绝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和对生活细节的深刻观察,展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珍视与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