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堂伯升病归

经年吾圃采珠玑,无限愁肠对落晖。
绿竹实疏凤凰瘦,玉芝粒小麒麟饥。
不因芳草伤春哭,正是东风感疾归。
只有文章满君腹,身虽癯瘠道全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李堂伯升病归》是宋代诗人石介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宋朝,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疾病与道德修养之间关系的思考和讨论。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石介,字守道,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与思想家,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方面。作为一位儒家学者,石介的作品多涉及对儒家经典的诠释与思考,其文学风格以严谨的学术性见长,同时也不乏深情与哲理。在宋代文坛上,石介以其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表达,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2. 诗歌原文
    经年吾圃采珠玑,无限愁肠对落晖。
    绿竹实疏凤凰瘦,玉芝粒小麒麟饥。
    不因芳草伤春哭,正是东风感疾归。

  3. 诗歌赏析:《送李堂伯升病归》是石介对友人李堂伯因病归乡的一种情感表达。通过精细的观察和深刻的体悟,石介不仅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这首诗的语言精炼而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无常,表达了一种超越俗世烦恼、追求精神宁静的境界。

  4.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李堂伯因病返回故里时所作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疾病的治愈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调养和治疗。因此,石介的这首作品不仅是对友人的慰问,也可能包含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批判与反思。

  5. 艺术特色:《送李堂伯升病归》的艺术特色在于其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境遇结合起来,展现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人文情怀。此外,诗歌的格律严密,音韵和谐,显示出石介在诗歌创作上的精湛技艺。

《送李堂伯升病归》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友人关心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想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