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孝子

贤哉张氏子,笃孝守坟园。
四水绕庐舍,一山当墓门。
风悲亲永感,露泣泪成痕。
岂比他人陇,荒凉弃野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张孝子》是宋代仰忻的作品,而非明代傅梅所创作。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孝子守墓的情景,展现了其对母亲的深沉爱意和无尽的哀思。以下是对《赠张孝子》的简要介绍:

  1. 诗人生平:仰忻,字天贶,是北宋时期的温州永嘉人,以力学笃行著称。他年五十余时,因负土庐墓侧而闻名于郡守杨蟠,被命名为“孝廉坊”。他的文学作品有《训蒙规鉴》、《永嘉百题诗集》等。
  2. 作品原文:原文中的诗句“贤哉张氏子,笃孝守坟园。四水绕庐舍,一山当墓门。风悲亲永感,露泣泪成痕。岂比他人陇,荒凉弃野原。”描绘了张孝子坚守墓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孝子的敬仰之情。
  3. 诗歌鉴赏: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衬出孝子内心的凄凉与哀愁。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四水绕庐舍”、“风悲亲永感”等,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深刻的哲理意味。
  4. 文学价值: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孝道一直是被高度重视的道德观念。仰忻的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孝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宋代社会的道德风貌和社会风尚。《赠张孝子》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历史的见证,记录了一个时代的人们对于孝道的理解和实践。

《赠张孝子》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古代社会对于孝道的重视和崇尚,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