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梦肇

沧海横流无处安,只今且作梦中看。
岂须游戏两蜗角,收此微茫一弹丸。
老境怀人山宛转,春风著物鬓摧残。
穷愁似与诗增气,嚼雪敲冰字字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梦肇》是宋代诗人朱槔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朱槔通过深邃的意境和精炼的语言,表达了他对于世事变幻、人生无常的感慨。下面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寄梦肇》的作者朱槔,字逢年,徽州婺源人。他是朱松的弟弟,有着出众的才艺与才华,不甘于随波逐流,以诗歌见长,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他的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为《寄梦肇》增添了独特的个性色彩。
  2. 诗歌原文:《寄梦肇》全诗如下:
    沧海横流无处安,
    只今且作梦中看。
    岂须游戏两蜗角,
    收此微茫一弹丸。
    老境怀人山宛转,
    春风着物鬓摧残。
    穷愁似与诗增气,
    嚼雪敲冰字字寒。
  3. 诗歌解读:首句“沧海横流无处安”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暗示了作者面对的困境。紧接着的“只今且作梦中看”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的心态。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梦境、自然与人事,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挣扎。最后两句“穷愁似与诗增气,嚼雪敲冰字字寒”则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仍坚持文学创作的坚定信念。
  4. 艺术特色:朱槔在《寄梦肇》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例如,“岂须游戏两蜗角”中的“蜗角”象征着微不足道的事物,而“一弹丸”则暗指宇宙的渺小与个人的渺小相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此外,诗人还善于捕捉自然界的变化来隐喻人生的起伏,如“春风着物鬓摧残”,既表现了自然的无情,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美好。
  5. 文化价值:《寄梦肇》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文化价值也值得重视。作为宋代文学作品,它展示了当时文人的思想风貌和生活态度,为后人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人生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审美追求。

朱槔的《寄梦肇》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哲思的诗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以及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特征。《寄梦肇》以其深邃的意境、丰富的象征和深刻的哲理,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值得人们细细品读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