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词二首 其一

屋嗔柳叶噪春鸦,帘幕风轻燕翅斜。
芳草池塘初梦断,海棠庭院正愁加。
几声娇巧黄鹂舌,数朵柔纤小杏花。
独倚庄窗梳洗倦,只惭辜负好年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屋嗔柳叶噪春鸦,帘幙风轻燕翅斜。芳草池塘初梦断,海棠庭院正愁加。” 是唐代诗人常建的《春词二首》中的第一首。此诗描绘了春天淇河边的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同时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慨。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深入分析:

  1. 诗歌背景与艺术特色
  • 创作背景:《春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常建的组诗作品,描绘了优美的淇河风光,极言生活在淇河边的常人意想不到的美好。
  • 艺术特色:常建的诗歌注重自然景观的描绘,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在《春词二首》中,他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淡泊。
  1. 诗歌原文与翻译赏析
  • 原文:屋嗔柳叶噪春鸦,帘幙风轻燕翅斜。芳草池塘初梦断,海棠庭院正愁加。几声娇巧黄莺舌,数朵柔纤小杏花。
  • 翻译及赏析:诗句中的“屋嗔柳叶噪春鸦”,形容柳树随风摇曳,仿佛在抱怨春天的到来;“帘幙风轻燕翅斜”则描绘了燕子在风中飞翔的景象,轻盈而优雅。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春天的景色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1. 作者介绍
  •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宋代女词人,字淑真,号幽栖居士,祖籍歙州(今安徽歙县),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朱淑真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但因夫妻不睦,最终抑郁早逝。她的词作以婉约见长,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脱俗,为后世所推崇。
  1. 文学价值与影响
  • 文学价值:朱淑真的词作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展现了宋代女性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她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 影响与传承:宋以后的词坛上,朱淑真的词作被广泛传诵,影响了无数后世的女词人。她的名字和作品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介绍,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常建的《春词二首》不仅是一首诗篇,更是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展现了唐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意景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