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春半

办取舞裙歌扇,赏春只怕春寒。
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
去去惜花心懒,踏青闲步江干。
恰如飞鸟倦知还,澹荡梨花深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江月·春半》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该诗的内容和背景:

  1. 作者简介
  • 朱淑真,字淑真,号幽栖居士,晚号灵溪女。她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与李清照并称“两宋之冠”。她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女性的情感生活,其诗词清新婉约,情感真挚,深受后世喜爱。
  1. 诗词原文
    办取舞裙歌扇,赏春只怕春寒。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去去惜花心懒,踏青闲步江干。恰如飞鸟倦知还。淡荡梨花深院。

  2. 诗意解析

  • 春寒:诗人在准备出游赏春时,心中却担忧春天的寒冷,担心无法抵御春天带来的寒意。
  • 南山:卷起窗帘后,诗人静静地面对远方的南山,似乎在寻找春天的温暖或希望。
  • 绿肥红浅:描述春天的景象,绿色植物覆盖大地,而红色则开始减退,意味着春天正在向成熟过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春天变化的关注。
  • 飞鸟:诗人将自己比作疲倦的飞鸟,知道归巢的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 梨花:深院中的梨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象征着高洁和纯洁。

《西江月·春半》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反映了宋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女性的文学成就以及对传统美德的坚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