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江舟夜

荡桨入虚碧,星河俱动摇。
前村渔火近,别浦雁声遥。
对景知明月,回头得暗潮。
桐庐在何许,江路夜迢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桐江舟夜》是宋代诗人朱继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对这部文学作品的相关信息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作者:朱继芳,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人民的疾苦。
  • 生平:关于朱继芳的具体生卒年份不详,但据史料记载,他活跃于南宋时期,是一位具有相当文学造诣的诗人。
  1. 作品原文及翻译
  • 原文:《桐江舟夜》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乘船经过桐江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与内心的感受。诗中既有对夜空星河、江水流动的生动写照,也有对渔火、雁声等细节的精致捕捉,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感氛围。
  • 译文:诗人荡桨入虚碧,星河皆摇曳。前村渔火近,别浦雁声遥。对景知明月,回头得暗潮。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略带哀愁的夜晚江边景象之中。
  1. 作品赏析
  • 意境营造:《桐江舟夜》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又不失深刻的情感表达。
  • 语言特色:诗中运用了诸多意象和隐喻,如“星河”、“明月”等,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也使得诗歌本身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在夜晚乘舟经过桐江时的所见所感,也可能是诗人借景抒情的产物。在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背景下,诗人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抒发心中的忧思和感慨。

《桐江舟夜》作为朱继芳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艺术风格,也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