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颜长官百咏 其三 山居

白云缥缈野人家,丹事年来渐有涯。
不与世人争岁月,却将椿菌勘南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颜长官百咏 其三 山居》是朱继芳的作品,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景象与情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理解和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朱继芳,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号静佳,建宁建安人,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工诗善文,多有称引。
  • 作品概述:《和颜长官百咏》是朱继芳为纪念唐代颜仁郁所著次韵的十首诗之一,包括《农桑》《朱门》《客路》等篇,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敬仰之情。
  1. 诗意解析
  • 山居景象:诗中通过对山居生活的具体描述,展现了诗人在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中所体验到的宁静与和谐。“拥树溪云迷近远,低檐山果乱红青”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山居中的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
  • 内心感悟:“莫言身外都无事,早晚焚香看道经”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纷扰的向往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愿望。通过焚香读经的行为,诗人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找到了平衡,体现了他对内在修养的重视。
  1. 文学手法
  • 比喻运用:诗中使用了“麋鹿”这一动物作为喻体,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这种象征性的语言,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理解。
  • 语言特色:朱继芳的语言精炼而富有画面感,如“野花自落东流水,坐对青山酒一樽”,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还巧妙地融入了人文情感,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朱继芳的《和颜长官百咏 其三 山居》不仅是一首描绘山居生活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深远哲理和丰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于心灵平静的渴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