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颜长官百咏 其六 渔父

传呼扶柁晚风前,一阵惊鸿没远烟。
不是吾侬栖泊处,却回别港避官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颜长官百咏·渔父》是宋代诗人朱继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渔人生活方式的向往。下面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文:不踏长安十二门,鸬鹚飞处数家村。停桡试向滩头问,莫是严光末世孙。
  • 翻译:诗人没有踏足长安的繁华,而是选择了鸬鹚飞翔的地方,那里有数户人家的小村庄。停下船桨,试探着向滩头走去,想要找到那位传说中的严光的后裔。
  1. 诗人简介
  • 朱继芳:建宁建安人,字季。他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学功底著称。朱继芳的创作风格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其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朱继芳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诗作往往蕴含了对国家兴亡、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 文化环境:宋代文化繁荣,文人墨客云集,诗歌作为表现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的重要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朱继芳的创作也深受当时文学风气的影响。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和颜长官百咏·渔父》通过描绘秋天的风景和渔人的生活,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秋风、菰蒲、鸬鹚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背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渔村之中。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渔人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莫是严光末世孙”一句,既表达了对渔人生活状态的认同,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朱继芳的诗作语言简洁明了,每一句都经过精心雕琢,既能够传达丰富的意象,又能够保持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 意境深远: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承载了深厚的意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1. 历史影响
  • 传承价值:作为宋代的代表作品之一,《和颜长官百咏·渔父》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历史上也具有一定的传承意义。它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社会风貌,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的宝贵资料。
  • 启示意义:诗中的意境和主题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告诉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一份内心的宁静是多么重要。同时,它也鼓励人们去追求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被物质和名利所累。

《和颜长官百咏·渔父》不仅是宋代诗人朱继芳的杰出作品,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跨越了时代的界限,至今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