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节难同众草看,深根更入白云蟠。
园庐种此多馀地,为向西南斸数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劲节难同众草看,深根更入白云蟠。
园庐种此多馀地,为向西南斸数竿。
《求虎丘竹》是朱长文的诗作,出自宋代,这首诗描绘了竹子的坚韧与高洁。朱长文,字伯原,号乐圃、潜溪隐夫,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书学理论家。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文学修养,也体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诗中通过“劲节难同众草看,深根更入白云蟠”两句表达了竹子的高洁和坚韧。竹子在众多草木中挺拔,其根部深入土壤,不惧风雨,象征着不屈的精神和对自然法则的尊重。诗人将这种精神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竹子的生命力与美学价值。
诗中的“园庐种此多余地,为向西南斸数竿”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欣赏。他不仅是一个理论家,更是一个实践者,亲手种植竹子,并将其视为多余的庭院装饰,这反映出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还展现了朱长文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背景。作为书学理论家,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儒家文化对于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的要求。他的文学理念和创作风格在当时乃至后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求虎丘竹》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竹子赞美之情的诗歌,更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体现。朱长文以竹为喻,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崇尚自然、坚守原则的生活哲学。这首诗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宝库,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审视自然、反思人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