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于高士

狙公穷四三,羸马疲钩百。
归来南山南,扫门谢俗客。
有客扣我扃,猿鹤惊褫魄。
行行杖青藜,吹烟照琴册。
双頄凝丹霞,秋水入瞳碧。
极谈造玄玄,对坐忘岸帻。
山巅有老杞,枯槁无液泽。
夜半出精怪,尚或闻犬咋。
祇今吾丧我,谁能逐辙迹。
一笑客出门,山空霜月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饯于高士》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一首作品。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和意义:

  1. 诗歌原文
  • 原文节选:“狙公穷四三,羸马疲钩百。归来南山南,扫门谢俗客。有客扣我扃,猿鹤惊褫魄。行行杖青藜,吹烟照琴册。双𬱓凝丹霞,秋水入瞳碧。极谈造玄玄,对坐忘岸帻。”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述:诗中描绘了一位老者归隐山林的情景,通过“狙公”与“山巅老杞”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
  • 哲理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追求,如“极谈造玄玄”,“对坐忘岸帻”,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 文化传承:该诗作为宋严州淳安人何梦桂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其个人的文学成就,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文化风貌和精神追求。
  1. 创作背景
  • 个人经历:何梦桂在度宗咸淳元年进士及太常博士等职位,后因国亡选择不仕。他的这种生活态度和思想境界,为创作《饯于高士》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时代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普遍关注社会问题和政治态度,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饯于高士》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如“狙公穷四三,羸马疲钩百”,用简练的句子描绘出深意,体现了宋代诗文的典型风格。
  • 意象生动:诗中的意象如“山巅老杞”、“双𬱓凝丹霞”等,形象鲜明,富有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意盎然的山林之中。

《饯于高士》不仅是何梦桂个人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也是宋代文人文化精神的一种体现。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哲理意味、优美的自然描写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