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 其二

韶华渐好。
报锦里又是,春风来早。
昴宿降萧,崧岳生申符英表。
三朝幸望人倾祷。
寿与长城俱老。
碧油红旆,高牙大纛一时荣耀。
矫矫。
甘泉旧德,少年日,翰苑玉堂曾到。
润饰帝谟,粉泽皇猷文章妙。
主盟经济尊吾道。
早晚促归岩庙。
愿同海内苍生,伫看凤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绛都春 其二”是易顺鼎创作的一首词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色与情感。以下是关于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易顺鼎(约1850年—1926年),字幼几,号天翼,别号紫阳山人、紫阳居士等。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词方面,尤擅长于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绛都春 其二”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其内容和艺术特色推测,这首词可能是在清代或近代初期完成的。
  2. 作品原文:红闺翠线。但绣得病鸳,青鸾天远。怕听好音,两两春禽鸣春苑。阑干万里东风怨。剩一把、杨丝零乱。杏花飞后,归来燕子,谢家庭院。曾见银蕤冷锁,锦鞯暗、下叩琼扉葱茜。梦浅恨深,啼轻花心流莺换。从今妾面羞郎面。
  3. 内容解析:词的上阕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在家中绣制春景的情景。她用红色的丝线绣制着病弱的鸳鸯和飞翔的青鸾。然而,这些美好的景象却因为春风中传来的两两春禽的鸣叫声而显得遥远而哀愁。这里的“东风怨”不仅指自然界的风,还隐含了主人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奈。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绣制的春景,如“杨丝零乱”、“杏花飞后”等,都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4. 艺术特色:易顺鼎的“绛都春 其二”在艺术表现上有着独特的风格。他善于运用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在这首词中,易顺鼎通过对色彩、声音、景象的描绘,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意境。同时,他也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绛都春 其二”不仅是一首充满艺术美感的词作,更是易顺鼎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视角对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的一次精彩展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