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其一

所爱幽窗下,烟丛与露枝。
才闻风起处,便是雨来时。
节直将谁比,心空只自知。
青青长在眼,休说化龙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竹》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状态和风骨之美

《竹》这首诗通过对竹的形态与特性的描绘,展现了竹子不畏寒霜、挺拔不屈的品格。诗中“高高下下自人情”一句,形象地勾勒出竹子随处生长的自在之态。此外,“两梢直拔青天上”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表现了竹子直上云霄的气势。而“留取根丛作雨声”更是将竹子化作自然界中的雨声,赋予了其生命力与活力。

刘禹锡在诗中提到“凌冬不改青坚节”,意味着无论严寒如何侵袭,竹子都能保持其青翠欲滴的节操。这种坚持与坚韧不拔的精神,恰如其分地体现了竹子的内在品质。同时,诗中还提到了“冒雪何伤色转苍”,这句话表达了即便在冰雪覆盖之下,竹子的颜色依然显得深沉且富有生机,显示了大自然中植物的独特魅力。

《竹》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深刻地揭示了竹子所蕴含的人生哲理。通过刘禹锡的笔触,读者能够感受到竹子那不畏强权、坚持自我、清高淡泊的特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