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鲜于漕 其二

树德必欲滋,去疾必欲除。
世人亡分明,蒿兰同一锄。
凤兮德之美,谁不相称誉。
翻韝下霜云,义盖非鹘如。
煌煌绣衣彩,炯炯清冰壶。
衣以将直指,冰以励廉隅。
持此逾二年,相视如一初。
去去登乌府,昏鸦绕林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鲜于漕 其二》是宋代诗人吴泳所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及人们的道德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简介
  • 吴泳,字叔耘,南宋诗人,生于北宋末年,卒于南宋初年,其家族世代为官,学识渊博,尤善诗词。他的诗作多反映现实生活和抒发个人情感,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 树德必欲滋,去疾必欲除。
  • 世人亡分明,蒿兰同一锄。
  • 凤兮德之美,谁不相称誉。
  • 翻韝下霜云,义盖非鹘如。
  • 煌煌绣衣彩,炯炯清冰壶。
  • 衣以将直指,冰以励廉隅。
  • 持此踰二纪,相视如一初。
  1. 诗歌内容分析
  • “树德必欲滋,去疾必欲除”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风气的改良愿望,希望社会能够消除不良现象,提倡正直与善良。
  • “世人亡分明,蒿兰同一锄”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中人们道德模糊、善恶不分的现象感到担忧。
  • “凤兮德之美,谁不相称誉”则赞美了品德高尚之人,表达了对正义与美德的推崇。
  • “翻韝下霜云,义盖非鹘如”描绘了一位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如同翻云覆雨一般,其义举令人敬佩。
  • “煌煌绣衣彩,炯炯清冰壶”通过华丽的服饰和清廉的形象比喻,赞扬了人物的品质。
  • “衣以将直指,冰以励廉隅”则进一步强调了正直与廉洁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1. 诗歌艺术特色
  • 吴泳的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语言精炼而富有力度,用词精准而形象生动。
  • 结构上,诗歌层次分明,前后呼应,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和谐的艺术整体。
  • 在情感表达上,诗中蕴含着作者深沉的思考和强烈的情感色彩,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投入和精神追求。
  1. 文化价值与影响
  • 这首诗不仅是吴泳个人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

《送鲜于漕 其二》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一个典范。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文化价值,成为历代学者研究和传颂的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