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绡图画几曾收,楼外苍林远更悠。
日莫群乌投栎社,天长数雁落芦洲。
为谙世上空花景,最喜山中落叶秋。
官事渐稀农事了,携壶挈榼可容不。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其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其五》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在分析这首诗之前,了解吴潜的生平与诗歌风格是非常必要的。
吴潜(1190年—1262年),字颖叔,号南湖,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吴潜出身于官宦家庭,他的家族世代为官,他本人亦曾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知州、参知政事等。他不仅是一位官员,还是一位诗人,以诗名远播,其作品多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深入解读《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其五》。该诗共七言律诗九首,是吴潜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诗中不仅展现了他对时政的关注,也透露出对个人遭遇的感慨。通过细致的解读,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从诗的内容来看,吴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木落郊空最好看”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季节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此外,诗中的“天地无私能物物,飞蚊终是负山难”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在艺术手法上,《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其五》展现了吴潜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风格。他的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豪放的气势,又有细腻的情感表达,这使得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作为政治家兼诗人的吴潜,其诗歌往往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绪,这也是他能赢得广泛共鸣的重要原因。
通过对《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其五》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到吴潜不仅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受到赞誉,更因其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