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出郊韵三首 其一

从来此地出高官,绮屋连云画里看。
十里湖光多样好,百年人事几回残。
菰蒲带露枝犹湿,䆉稏逢晴把便乾。
乐岁何妨歌乐职,簿书缠缚敢辞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用出郊韵三首·其一》是吴潜于宋代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吴潜,字毅夫,号履斋,生于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他于嘉定十年(1217年)进士及第后,历任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等职。在政治生涯中,他不仅担任过江东安抚留守,还曾被封为素国公。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斗争和权力的起伏,这些经历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得到了深刻反映。

  2. 诗歌原文:从来此地出高官,绮屋连云画里看。十里湖光多样好,百年人事几回残。菰蒲带露枝犹湿,䆉稏逢晴把便乾。乐岁何妨歌乐职,簿书缠缚敢辞难。

  3. 诗歌解析

  • 开头部分:“从来此地出高官,绮屋连云画里看。” 这句表达了吴潜对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里的官员们生活优裕,如同画中景。
  • 中间部分:“十里湖光多样好,百年人事几回残。” 描述了湖区的美景和时间的流逝,暗示了世事多变,人事无常。
  • 结尾部分:“菰蒲带露枝犹湿,䆉稏逢晴把便乾。” 这里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吴潜展现了自己对过去官场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情感深沉: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深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
  •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绮屋”、“湖光”等,这些意象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语言精炼:虽然诗句简短,但每一个词都非常精准,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文化价值
  • 历史价值:这首诗反映了宋代官场生活的真实面貌,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 文学价值:作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作品,它展现了宋诗的典型风格和特点,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 思想价值: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矛盾,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三用出郊韵三首·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意的作品。它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悟,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世界,也展现了宋代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