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其二 和翁处静桃源洞韵

拍手阑干外。
想回头、人非物是,不知何世。
万事情知都是梦,聊复推迁梦里。
也幻出、云山烟水。
白白红红虽褪尽,尽倡条、浪蕊皆春意。
时可醉,醉扶起。
瀛洲旧说神仙地。
奈江南、猿啼鹤唳,怨怀如此。
三五阿婆涂抹遍,多少残樱剩李。
又过雨、亭皋初霁。
惭愧故人相问讯,但一回、一见苍颜耳。
谁念我,鹪鹩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新郎·和翁处静桃源洞韵》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宋代词坛上不可多得的佳作。下面将围绕此词展开具体分析:

  1. 词作背景
  • 创作时期:该词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与思想状态。
  • 作者简介:吴潜,南宋诗人、文学家、官员,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 词作内容:词中的“人非物是,不知何世”等句子,表达了一种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无奈。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词中运用了如“云山烟水”等意象,展现了词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 语言风格:吴潜的词风清丽,善于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出复杂的情感世界。
  • 结构布局:《贺新郎》的结构紧凑且富有层次感,通过对景抒情,展现了词人的才情和对自然、历史的深刻感悟。
  1. 文化意义
  • 历史价值:作为宋代的文学作品,它为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审美价值:这首词在宋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体现了宋词的艺术魅力。
  • 教育意义:通过学习这首词,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贺新郎·和翁处静桃源洞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欣赏到宋代文人的文采和才情,还可以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和文化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