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正高爽,更蹑最高楼。
长风为我驱驾,极目海山头。
不用牛山孟浩,不用齐山杜牧,人景自堪酬。
举酒酹空阔,汗漫与为游。
捻黄花,怜白首,恨难收。
颓龄使汝能制,何待更封留。
眼底朱甍画栋,往往人非物是,蟋蟀自鸣秋。
万里一搔首,无处著萧飕。
水调歌头 其五 再用前韵
介绍
《水调歌头·再用前韵答李子永》是宋代词人吴潜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吴潜(1196-1262),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他是一位杰出的宋代词人和政治家,曾历任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等职,并被封为素国公。他的一生充满曲折,既有政治上的辉煌,也有因排挤而罢相的经历。在文学创作上,他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词作,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品原文:《水调歌头·再用前韵答李子永》的上片开头,吴潜以“天宇正高爽”为起兴,表达了自己站在最高楼顶,遥望天际的豪情壮志。接着他写到,“长风为我驱驾”,意指大自然的力量使他得以自由自在地飞翔。“举酒酹空阔”,意味着他在广阔的天地间畅饮,与天地共舞。最后,“捻黄花,怜白首,恨难收。”这几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荏苒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深叹息。下片则通过“眼底朱甍画栋,往往人非物是”描绘了繁华背后所隐藏的人去楼空的凄凉景象。“蟋蟀自鸣秋”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万里一搔首,无处著萧飕。”则是诗人面对辽阔天地时的迷茫与失落感。
作品赏析:这首词不仅是吴潜政治失意后的抒情之作,更是他对人生、对历史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摹和对人生感慨的抒发,吴潜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特别是“不用牛山孟浩,不用齐山杜牧”一句,既表明了他不同于历史上文人墨客的政治态度,也体现了他对于现实政治的清醒认识。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是宋词中的佳作之一。
吴潜的《水调歌头·再用前韵答李子永》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词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境界。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历史事件的回忆,更是一种对生活本质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探索和思考。因此,对于热爱古典诗词的人来说,了解这首词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