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观峥嵘,浑疑是、天风吹坠。
金屋窈,几时曾贮,粗桃凡李。
镜断钗分人去后,画阑文砌苍苔缀。
想当年、日日醉芳丛,侯鲭美。
春水涨,鳞鳞细。
春草暗,茸茸腻。
算流连光景,古犹今尔。
椿菌鸠鹏休较计,倚空一笑东风里。
喜知时、好雨夜来稠,秧青未。
满江红 其三 戊午二月二十四日会碧沚,三用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戊午二月二十四日会碧沚》,三用韵 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抒发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吴潜(1196-1262),字毅夫,号履斋,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在仕途上经历了起伏,曾历任多个要职,包括参知政事、右丞相等。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斗争和挫折,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学理想,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诗词原文及翻译:《满江红·戊午二月二十四日会碧沚》全文为:楼观峥嵘,浑疑是、天风吹坠。金屋窈,几时曾贮,粗桃凡李。镜断钗分人去后,画阑文砌苍苔缀。想当年、日日醉芳丛,侯鲭美。春水涨,鳞鳞细。春草暗,茸茸腻。算流连光景,古犹今尔。此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艺术特色:《满江红·戊午二月二十四日会碧沚》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首先,它采用了传统的诗歌形式,即七言绝句,这体现了词人在创作中对传统文学形式的尊重和继承。其次,该词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楼观峥嵘”、“金屋窈”等,这些意象生动而富有诗意,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此外,词中的对仗工整,如“镜断钗分人去后,画阑文砌苍苔缀”,不仅在音律上悦耳动听,也在形式上呈现出一种整齐的美。这些艺术特色共同使得《满江红·戊午二月二十四日会碧沚》成为一首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
《满江红·戊午二月二十四日会碧沚》不仅是吴潜文学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