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十一 郑园看梅

安晚堂前,梅开尽、都无留萼。
依旧是、铁心老子,故情堪托。
长恐寿阳脂粉污,肯教摩诘丹青摸。
纵沉香、为榭彩为园,难安著。
高节耸,清名邈。
繁李俗,粗桃恶。
但山矾行辈,可来参错。
六出不妨添羽翼,百花岂愿当头角。
尽暗香、疏影了平生,何其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 其十一 郑园看梅》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吴潜,字毅夫,号履斋。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生活在南宋时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以其精湛的诗艺和深邃的思想而闻名。他的诗词作品,尤其是《满江红》,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1. 诗歌原文
    安晚堂前,梅开尽、都无留萼。依旧是、铁心老子,故情堪托。长恐寿阳脂粉污,肯教摩诘丹青摸。纵沉香、为榭彩为园,难安著。高节耸,清名邈。繁李俗,粗桃恶。但山矾行辈,可来参错。

  2. 诗歌赏析

  • 主题与情感:这首诗以“郑园看梅”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情操的追求和赞美。诗人用“铁心老子”形容自己坚守初心,不为外界诱惑所动摇。同时,他也担心世俗的繁华会玷污梅花的纯洁,不愿让画师的丹青触摸到它的真面目。
  • 意象与象征:在诗歌中,“山矾行辈”象征着那些虽不如梅花高贵却能自成一派的人。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不同品质的尊重和接纳。
  • 艺术手法:吴潜的《满江红·其十一·郑园看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歌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吴潜的《满江红·其十一·郑园看梅》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词,更是一幅展示诗人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对于生活和自然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