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十五 己未四月九日会四明窗

饤饾残花,也随分、红红白白。
缘底事,春才好处,又成轻别。
芳草凄迷归路远,子规更叫黄昏月。
倚阑干、触处是浓愁,凭谁说。
我不厌,尊罍挈。
君莫放,笙歌彻。
自河南丞相,有兹宾客。
一笑何曾千古换,半醺便觉乾坤窄。
怕转头、天际望归舟,江山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己未四月九日会四明窗》是宋代诗人吴潜所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词的艺术特色和历史背景:

  1. 作者及创作背景
  • 作者简介:吴潜,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其文学造诣颇深,曾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封素国公。他的仕途虽经历坎坷,但其文学成就仍受到后世赞誉。
  •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南宋时期,当时正值元兵南侵期间,吴潜被任为左丞相,但因政治斗争被迫罢相。在失意之际,他与友人在四明窗前相聚,饮酒作乐,感慨时光流逝,遂写下了这首词。
  1. 艺术特色
  • 词风描绘:吴潜以瑰丽的描写手法展现了春天的景色,用“饤饾残花”等词汇形容春光,既有色彩上的丰富性,也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同时,通过“子规更叫黄昏月”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凄迷的氛围。
  • 情感表达:整首词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伤。词中的“我不厌”表达了一种乐观的态度,即使面对离别也要尽兴享受当下的快乐。而“君莫放,笙歌彻”则透露出对朋友不舍的情感,以及希望共同畅饮直到天明的愿望。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该词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该词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心态及其对生活的态度。
  • 文化传承:《满江红·己未四月九日会四明窗》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元代及之后的历史时期,该词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依然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吴潜的《满江红·己未四月九日会四明窗》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该词的深入了解,不仅能体会到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还能领悟到他们对人生百态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