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垣春 丙午岁旦

漏瑟侵琼管。
润鼓借、烘炉暖。
藏钩怯冷,画鸡临晓,怜语莺啭。
殢绿窗、细咒浮梅盏。
换蜜炬、花心短。
梦惊回,林鸦起,曲屏春事天远。
迎路柳丝裙,看争拜东风,盈灞桥岸。
髻落宝钗寒,恨花胜迟燕。
渐街帘影转。
还似新年,过邮亭、一相见。
南陌又灯火,绣囊尘香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塞垣春·丙午岁旦》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对《塞垣春·丙午岁旦》进行具体分析:

  1. 创作背景
  • 词人简介:吴文英,号梦窗,南宋词人、音乐家,其词以婉约派著称,尤擅长小令。他的作品多描写男女之情,善于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变化来表达复杂的内心世界。
  • 创作时间与地点:此词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丙午(1196年)的岁旦。词人身处南宋,面对国难,心情复杂而孤寂,通过饮酒寻欢和幻想伊人的情境来抒发内心的忧愁与无奈。
  1. 词作内容
  • 对比手法:上片通过室外人们热闹欢快的场景与室内词人借酒寻梦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词人孤独、冷清的生活环境及其内心世界的反差。
  • 幻觉与相思:下片中词人产生了一种幻觉,表达了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相思之情。
  1. 艺术特色
  • 情感表达:全词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传达出词人深沉的情感体验和内心的忧郁。
  • 意象运用:词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润鼓”象征冬日暖阳、“邻语莺啭”暗示春天的到来等,这些意象丰富了词的内容,也增强了词的表现力。
  1. 文化意义
  • 文学价值:作为宋代词坛上的佳作,该词不仅展示了吴文英精湛的艺术技巧,也为后世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和深刻的情感共鸣。
  • 历史影响:这首词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的一角,通过对特定社会现象的艺术表现,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风貌。
  1. 赏析角度
  • 语言美:该词在用词造句上讲究音韵和谐,体现了宋代词的语言特色和审美追求。
  • 意境美:词中所描绘的意象和场景,构建了一种空灵、朦胧而又富有诗意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
  • 哲理美:通过对词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吴文英的《塞垣春·丙午岁旦》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宋代诗词艺术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篇词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