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徐县尹

雄笔工褒贬,登科年少时。
青山知宦拙,白首尚书痴。
鹗荐仍归弟,凤毛喜有儿。
传家遗卷在,光彩玉离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徐县尹》是宋代诗人吴龙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作者背景:吴龙翰,字叔厚,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时事的深刻关注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吴龙翰的生平不详,但已知他生活在北宋,其创作活动主要在宋真宗和宋仁宗时期。

  2. 诗句解析

  • 雄笔工褒贬,登科年少时: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县尹早年才华横溢、考取功名的赞赏。”雄笔”暗示了其文笔犀利、富有力量;“工褒贬”则表明其能公正地评价人和事物。
  • 青山知宦拙,白首尚书痴:此句用“青山”比喻县尹的朴素无华,以及他对仕途的淡泊。这里的“尚书”可能指的是他曾经担任的官职,而“痴”则形容其对仕途的执着与痴迷。
  • 鹗荐仍归弟,凤毛喜有儿:“鹗荐”指皇帝的特赦令,意味着即使年事已高,仍然能得到朝廷的宽恕。“凤毛”则是古代用以象征高贵身份的凤凰羽毛,此处用来形容其子孙后代。
  • 传家遗卷在,光彩玉离离:最后两句表达了县尹留下的文化遗产依然光辉照人,其家族的声誉也如同宝玉般珍贵。
  1. 整体鉴赏:这首诗通过对县尹早年及晚年不同命运的描述,展现了一个从官场到平民的转折过程。诗中的县尹虽然历经宦海沉浮,但始终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同时,通过对其子孙的祝福,也反映了诗人对家族荣光的期许。

《挽徐县尹》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历史人物的哀思之作,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和深远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了解并欣赏《挽徐县尹》不仅能增长知识,更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