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公庭种牡丹,日培肥壤设重栏。
好花三岁方成就,谁向花前一醉看。
绝句五首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绝句五首其三》是清代诗人赵翼的作品,借议论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一些观点。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作者介绍:赵翼(1727年—1814年),字云崧,号瓯北,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梅县区)人,清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他博学多才,尤其擅长七言绝句的创作,对后世影响深远。《绝句五首其三》便是他在诗坛上留下的重要作品之一。
原文与翻译:
- 原文:江柳风吹袅袅,池荷雨洗田田。
吟鸟千声夏啭,薰炉万宇晨烟。
- 译文:江边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生姿,池塘的荷花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新。鸟儿在夏日的清晨唱着美妙的歌,而人们则在熏香炉旁享受着早晨的宁静。
背景与写作意图:赵翼在这首诗中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还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文艺批评应提倡有独到的见解,不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这种观点在当时的文艺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力。尤其是“江柳风吹袅袅,池荷雨洗田田”这两句,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春日里江边柳树和池塘荷花的美丽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文化价值:《绝句五首其三》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中国古代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对研究古代文学、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赵翼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深厚功底和独特风格。
赵翼的《绝句五首其三》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