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衰中原乱,贼据西南疆。
号令不出畿,畴能禦彊梁。
杨侯仗直忠,宝剑凌穹苍。
誓将扫妖祲,得以完金汤。
尝胆过勾践,食羹如乐羊。
严颜颈未断,霁云指何伤。
众寡固不敌,岁月亦已长。
孤城屹然峙,锋锐莫可当。
譬如泛巨海,难以一苇航。
天心未厌悔,人意忽苍黄。
百口同穴瘗,悲云惨朝阳。
寰区既澄静,往事极凄凉。
封爵加美谥,幽明知宠章。
近世修旧史,笔削严否藏。
书曰侯死之,一褒逾绣裳。
彭人念侯德,庙食墓之傍。
水旱每致祷,丰年屡仓箱。
父老或有言,夜漏犹未央。
见侯出自庙,凛然坐黄堂。
此理实晦昧,有无何渺茫。
子厚罗池神,海俗专祈禳。
乖崖宛丘殡,醉者取灭亡。
英灵果不泯,犹足威一方。
予尝假州绂,秉笏趋侯墙。
为侯记讳日,一奠岁率常。
出令避侯名,示民以虔庄。
又欲建高碑,始终载其详。
俄以罪戾去,慊然视缣缃。
幸此续大句,安能发幽光。
持以遗彭人,庶几予不忘。
勇烈侯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勇烈侯庙》是宋代诗人吕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 作者介绍:
- 宋代诗人吕陶,他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特征,对理解其诗歌风格有着重要影响。吕陶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其诗作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诗歌原文:
唐衰中原乱,贼据西南疆。
号令不出畿,畴能御强梁。
杨侯仗直忠,宝剑凌穹苍。
誓将扫妖祲,得以完金汤。
尝胆过勾践,食羹如乐羊。
严颜颈未断,霁云指何伤。
众寡固不敌,岁月亦已长。
孤城屹然峙,锋锐莫可当。诗意解析:
- 唐衰中原乱:描绘了唐朝国力的衰弱与中原地区的混乱局面。
- 贼据西南疆:指出了盗贼占据了西南边疆的地域,暗示了战争和动荡的局势。
- 号令不出畿:强调朝廷的命令无法达到边疆地区,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担忧。
- 杨侯仗直忠:通过“杨侯”这一形象,赞颂了忠诚勇敢的将士。
- 宝剑凌穹苍:用“宝剑”象征英勇,形容将士的英勇无畏。
- 誓将扫妖祲,得以完金汤:表明有志之士决心扫除妖氛,保卫国家领土完整。
- 尝胆过勾践、食羹如乐羊、严颜颈未断,霁云指何伤:引用典故来表达将士们不屈不挠的精神。
- 众寡固不敌,岁月亦已长:指出力量悬殊,战事拖延,反映出战争的艰苦和时间的流逝。
- 孤城屹然峙,锋锐莫可当:描绘了孤立无援的战场景象,突出了守军的坚韧不拔。
作品赏析:《勇烈侯庙》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一幅战乱时期的历史画面,通过对杨侯的形象塑造和内心活动的细腻刻画,赋予了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强化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具有深远的哲理性。
写作背景:《勇烈侯庙》可能是在北宋末年(约公元1100年左右)所作,当时的宋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诗人吕陶通过这首五言绝句,不仅表达了个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民众对于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
吕陶的《勇烈侯庙》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宋代诗歌的特点以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