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仁仲计议挽章二首 其二

登门畴昔奉从容,婺越之间一水通。
今日江东无贺老,去年床下拜庞公。
旧来论议多遗落,新出传闻或异同。
已矣从谁判真赝,汗青连屋未施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苏仁仲计议挽章二首》是宋代吕祖谦所作的一组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内容与艺术特色:

  1. 作者介绍
  • 吕祖谦,字圣功,号东莱先生,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生活在南宋初期的政治动荡时期,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 吕祖谦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作中,其中《苏仁仲计议挽章二首》是其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对时政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第一首诗《苏仁仲计议挽章二首·其一》:登门畴昔奉从容,婺越之间一水通。今日江东无贺老,去年床下拜庞公。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 第二首诗《苏仁仲计议挽章二首·其二》:幽栖略具便休官,帝遣蒲轮唤不还。大似文元居道院,又如退傅过香山。梦回帷幄青冥上,醉堕风波浩荡间。向使胸中有荣辱,那能八十鬓毛班。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与现实挫折的感慨。
  1. 诗歌背景
  • 吕祖谦生活在北宋灭亡后至南宋初年的历史背景下,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乱与挑战的时期,也是文化思想活跃的时代。
  • 《苏仁仲计议挽章二首》的创作可能受到当时社会政治氛围的影响,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1. 艺术特色
  • 吕祖谦在《苏仁仲计议挽章二首》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蓬莱”、“紫微”等,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 吕祖谦的诗歌语言精炼而富有力度,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种表现手法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苏仁仲计议挽章二首》不仅是吕祖谦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宋代文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命运与社会责任进行深度思考的产物。通过对这组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时代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