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四桥

不独吴江第四桥,风波处处险如潮。
人心但得平如水,浪自滔天橹自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江四桥》是宋代诗人宋伯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宋伯仁,字器之,号雪岩,宋湖州人,也有人认为他为广平人。宋伯仁的一生颇为传奇,除了他的文学造诣外,还擅长画梅,且有《西塍集》、《梅花喜神谱》、《烟波渔隐词》等作品传世。
  1. 诗歌原文
    不独吴江第四桥,风波处处险如潮。
    人心但得平如水,浪自滔天橹自摇。

  2. 诗歌赏析

  • 诗中“不独吴江第四桥”,意在表达第四桥的重要性和其在吴江地区的重要地位;“风波处处险如潮”则形象地描述了桥下水域的动荡不安,暗喻着世事变化无常。
  • “人心但得平如水”,通过水的平静比喻人心的宁静与平和,暗示只有当人们内心平和时,社会才能和谐稳定。而“浪自滔天橹自摇”,则是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状态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深刻的忧虑。
  1. 历史背景
  • 第四桥位于松陵镇南石塘上,初建无考,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知县曹一麟重建为木桥,万历(1573-1620年)初毁后易石再建。清光绪五年(1879年)前修。
  1. 文化价值
  • 《吴江四桥》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更是一篇充满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第四桥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界的深刻理解。
  • 这首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吴江四桥》不仅是宋伯仁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