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丞晏尚书观上御青城案警场

崔嵬缯阙倚云梯,三叠鸣笳引夕鼙。
使范雄严天意悦,瑞氛斜日紫垣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中丞晏尚书观上御青城案》,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言律诗。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知名诗人。他祖籍河内(今河南焦作),出生于郑州管县(今河南郑州市郊),自言与洛阳有“风谊”,早年曾寓居小樊山,故自称“小樊山人”。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40年(大和六年)春天,当时,唐文宗在东都洛阳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名为“青城案”。而作为宰相的晏尚书,为了迎合皇上的喜好,就命令手下的人制作了一座高大的青城来迎接皇帝。因此,李商隐就在诗中写下了自己的感想。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

春色满皇州,
青门郁佳气。
金舆降紫宸,
玉座俨天咫。
翠幕开云日,
丹旗拂露星。
千官望青琐,
万骑拥朱轮。
花湿莺啼砌,
香残燕掠庭。
九衢无过马,
百辟有鸣莺。
帝念垂钩饵,
时巡方寸心。
圣躬宁久驻,
归路在西林。

整首诗描绘了皇家狩猎的场景,展现了皇帝的权威和威严。同时也反映了李商隐对于政治和社会的深刻见解,以及他对权力和地位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