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石学士见寄十首 其四

分符怀钥两叨荣,公退宾尊恨独醒。
禊洛赏花都未识,岁寒空爱竹青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和石学士见寄十首其四 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

投赠无劳叹隔阴,高文正似惠连吟。
石渠夜月应还过,瓜步秋风始觉深。
海畔忽闻歌棹近,湖边先见使君临。
相如未是真消渴,犹寄琴心与主心。

此诗是王维对石学士(可能是石崇或石虔)的诗歌作品进行的回应,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友情和艺术上的交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简要赏析:

  1. 内容分析
  • 首联“投赠无劳叹隔阴”表达了诗人对石学士送来诗歌的欣赏和感谢,同时也暗示了彼此虽相隔遥远却心意相通。
  • 颔联“高文正似惠连吟”中的“惠连”是指晋代诗人谢安的门客之一惠连,此处比喻石学士的诗作才华横溢,有如惠连般的风采。
  • 颈联“石渠夜月应还过”和“湖边先见使君临”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月光照耀在石渠上,仿佛能穿越时空;同时诗人也想象着石学士即将驾到,湖边的景象也随之生动起来。
  • 尾联“相如未是真消渴,犹寄琴心与主心”则是对两人友情的肯定,虽然石学士远在天边,但通过诗歌的交流,他们的心依然紧紧相连。
  1. 主题思想
  • 此诗的主题在于表达诗人与远方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通过文学交流达到心灵相通的境界。
  1. 艺术手法
  • 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 使用了一些典故和比喻,如“惠连”、“琴心”,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意境。
  1. 文化背景
  • 王维生活在唐朝,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阶层非常注重文学修养和艺术表现,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和文化素养。

这首诗不仅是对石学士诗歌的回应,更是一次跨越空间的心灵对话,展现了两位文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和相互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