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内翰王同年

回翔青琐已多时,四海归荣更是谁。
通籍禁中参凤阁,司言天上焕龙墀。
修文礼乐源何大,振笔云雷泽益滋。
若把王褒颂勋业,未如际会遇昌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内翰王同年》是宋代李含章的诗词作品,是一首具有深意的佳作。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生平经历:李含章生于宋代宁国府宣城人,字明用,自少隐居土山,后好学工文词。在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及第。历任多个要职,包括屯田员外郎、判户部度支等,因其政绩显著,曾奏免诸道供输一年。
  1. 创作背景
  • 政治生涯:真宗大中祥符末起判三司,乞便郡出知本州,政崇简易,讼狱大省,在郡二年罢。
  1. 诗歌原文
  • “回翔青琐已多时,四海归荣更是谁。通籍禁中参凤阁,司言天上焕龙墀。修文礼乐源何大,振笔云雷泽益滋。若把王褒颂勋业,未如际会遇昌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文学艺术的高度追求。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诗中的“回翔青琐已多时,四海归荣更是谁。”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荣耀转移的淡然态度,体现了其超然物外的情怀。
  • 主题思想:通过对修文礼乐和振兴文化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文化繁荣的重视,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感。
  • 艺术特色:李含章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能够引发读者深思,体现了宋代文学的艺术魅力和深邃内涵。

李含章的《寄内翰王同年》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学习和欣赏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