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月山寺壁三首 其二

罢雪仍回雨,僧房物物宜。
溪明霜落后,山净月来时。
泯默穷愁志,艰难食菜时。
弟兄千里隔,书断鬓成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月山寺壁三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介绍:李处权,生活在宋仁宗时期(953年-1054年),他的诗作多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他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2. 诗歌原文
    罢雪仍回雨,僧房物物宜。
    溪明霜落后,山净月来时。
    泯默穷愁志,艰难食菜时。
    弟兄千里隔,书断鬓成丝。

  3. 内容解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象。首句“罢雪仍回雨,僧房物物宜”表达了即使在冬末春初时节,天气变幻莫测,但寺院内的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第二句“溪明霜落后,山净月来时”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化,溪水在霜降后的阳光照射下变得明亮,而当月亮升起之时,山峰也显得格外清亮。接下来的“泯默穷愁志,艰难食菜时”透露出诗人在面对生活的艰辛时,依然保持着坚韧不拔的意志,通过吃蔬菜来度过艰难的岁月。最后一句“弟兄千里隔,书断鬓成丝”则揭示了尽管兄弟之间相隔遥远,但通信中断使得他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而书信断绝则让李处权的鬓发逐渐变白,反映了一种无奈中的坚持与思念。

《题月山寺壁三首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学习,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