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景楼

纵目有佳处,须登四景楼。
输蹄喧市井,桑谷暗郊丘。
翠盖云生里,沧溟天尽头。
阑干知几曲,徙倚恣清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景楼》是北宋诗人李愿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四景楼》: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李愿,神宗元丰间官京东转运使。作为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他的仕途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首《四景楼》。
  • 历史时期:该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学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许多文人雅士都在这一时期留下了宝贵的文学作品和深刻的思想见解。
  1. 诗歌原文
    纵目有佳处,须登四景楼。输蹄喧市井,桑谷暗郊丘。翠盖云生里,沧溟天尽头。阑干知几曲,徙倚恣清愁。

  2.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对四景楼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中的“输蹄喧市井”与“桑谷暗郊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繁华尘世的超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 艺术手法:诗人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结构严谨,韵律和谐。《四景楼》不仅展示了李愿卓越的诗歌才能,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
  • 情感表达:全诗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沉思。特别是结尾处的“移倚恣清愁”,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深深的思索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1. 与其他名楼的比较
  • 四大名楼:除了《四景楼》,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还包括鹳雀楼、黄鹤楼、滕王阁和岳阳楼。这四大楼各有特色,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名楼文化:《四景楼》所在的时代,这些名楼不仅是建筑艺术的象征,也是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每一个名楼都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它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承载了人们的情感和故事。

《四景楼》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因为它的艺术成就,更因为它所体现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