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花阻风五首》是宋代词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边远湖泊边乘船受阻、无法通行的困境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 创作背景
- 诗人简介:李曾伯(1198年—1265年至1270年间),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官员。原籍覃怀,后移居嘉兴。他在南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年)担任知襄阳县,嘉熙元年(1237年)任沿江制置司参议,至淳佑二年(1242年)升为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等职,并一度被贬,最终在宝佑元年(1253年)复职。
- 诗歌内容分析:李曾伯的生平和经历反映了当时南宋社会的政治动荡和文化发展状况,其作品多涉及对时事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其中包含有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与对人生境遇的反思。
- 诗歌原文
- 客缆相衔系柳边,不禁雪浪苦粘天。寻常溪口鱼虾贱,今度船留倍索钱。
- 边湖六六片时程,况可篮舆度岸行。西舫东船从此办,任他风浪与阴晴。
-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客缆相衔系柳边,不禁雪浪苦粘天”两句中,李曾伯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述船只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相互依赖。同时,“雪浪”一词生动地描绘了冬季湖泊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捕捉与深刻感受。
- 意境描绘:“寻常溪口鱼虾贱,今度船留倍索钱”两句,则通过对过往与现状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变迁的思考。这里的“倍索钱”不仅仅是对经济问题的直接表述,更是对时间流逝带来的物是人非的感慨。
- 情感抒发:“边湖六六片时程,况可篮舆度岸行。”此句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艰难条件下依然坚持前行的决心和勇气。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上,更体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
- 诗歌背景
- 时代背景: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科技发达的时期,同时也是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文人士大夫常常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融入诗文之中,表达他们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李曾伯的生活经历和创作风格,都深受这个时代背景的影响。
- 相关人物
- 其他诗人:李曾伯在宋代诗坛上有着较高的地位,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与其他同期诗人相比,李曾伯的作品更加贴近民间生活,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定花阻风五首》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厚历史背景和人文情怀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创作心理,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