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傅山父小园十咏 其十

蜡英要占菊天破,玉树须乘梅雨培。
金粟如来还出世,清香不许别花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其十》是明代文学家王稚登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园林景致,通过精细的笔触展现了园中景物的独特魅力。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一室扫除才斗许,几番醉梦与梅清。
    琱戈翠节成可事,纸帐蒲团了此生。

  2. 诗歌鉴赏

  • 意境之美:《和傅山父小园十咏其十》中的“一室扫除才斗许,几番醉梦与梅清”描绘了一个宁静而雅致的空间,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这个空间的细节,如“才斗许”形容房间虽小却整洁,“几番醉梦与梅清”则传达了诗人在小园中饮酒赏梅时的愉悦心情。这种对细节的刻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自然的美好。
  • 意象之妙:诗中的“琱戈翠节成可事,纸帐蒲团了此生”通过使用“琱戈”和“翠节”等意象,巧妙地表现了园中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生长状态。这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这片园林的深厚感情。
  1. 创作背景
  • 王稚登生活在明朝中期,这是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稚登的作品往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还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使得作品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深度。
  1. 主题思想
  • 此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追求和欣赏。诗人通过对小园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和谐、平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感受自然之美。
  1. 艺术手法
  • 王稚登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包括意象的塑造、比喻的使用以及情景交融等。这些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其十》作为明代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王稚登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审美参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感受古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