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龚致政 其一

师友龟山出,世家熊楚来。
决科轻地芥,种德付庭槐。
禄享千钟养,年登九帙开。
可为朝野惜,袖手老其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龚致政其一》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哀悼和对其一生的回顾与赞赏。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李曾伯,字子宣,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而著称。《挽龚致政其一》是他为纪念一位生前受人尊重且才华横溢的官员所作,展示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逝者的缅怀。
  2. 诗歌原文:《挽龚致政其一》:师友龟山出,世家熊楚来。决科轻地芥,种德付庭槐。禄享千钟养,年登九袠开。可为朝野惜,袖手老其才。
  3. 诗歌注释:在解析《挽龚致政其一》时,应注意诗句的字面意思以及可能隐含的文化或历史背景。例如,“师友”指的是朋友之间的深厚关系;“决科”则可能是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等。
  4. 诗歌赏析:诗中的“决科轻地芥”,意味着龚致政的才能被轻易地评价或忽视,而“种德付庭槐”则表示他的恩德如同庭院中生长的槐树一样,根深蒂固、不可摇动。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龚致政一生功过的肯定与赞扬。
  5. 创作背景:该诗可能是在某种社会事件的背景下创作的,如政治变革、权力更迭等,这些背景因素使得诗人对龚致政的一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龚致政的生平进行回顾,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前辈的敬意和惋惜之情。

了解这首诗的背景对于深入理解作品具有重要作用。在欣赏这首诗时,读者不仅应关注诗本身的艺术魅力,还应思考它如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以及作者如何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见解。

《挽龚致政其一》不仅是对龚致政一生的颂扬,也是对李曾伯诗歌创作技巧的一次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宋代诗歌的风格特点,以及诗人如何通过文字传达复杂的情感和社会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