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胜风流,乐事良辰,一时四并。
正榆更新火,觞浮曲水,那堪上巳,又是清明。
赤壁功名,东坡文字,俯仰人间无古今。
诗书帅,对烽烟静昼,俎豆添春。
水边天气催人。
便须认杨花雪样生。
慨英风满席,思旌绵上,清谈束阁,肯记兰亭。
安得长绳,高悬碧落,系住画檐红日阴。
柔桑外,听鸣鸠唤雨,全胜流莺。
沁园春 其一 丁酉春陪制垣齐安郡圃曲水之集
介绍
沁园春·其一,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他在元丰七年(1084年)春天,奉诏与齐安郡丞吴无怨同游南溪的即景之作。全词上阕写景,下阕议论,借自然景观来表达作者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态度。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简要解读:
沁园春·其一
辛弃疾
其一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里打归船,日暮重烧银烛。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元丰七年春天奉诏与齐安郡丞吴无怨同游南溪时所作。全词上阕写景,下阕议论,借自然景观来表达作者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态度。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开篇即以春雨之景引入,春雨滋润着大地,使得满山遍野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行走在春色满溢的道路上,可以听到黄鹂在枝头歌唱,它们的声音清脆悦耳,让人心旷神怡。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色图,使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接下来,词人继续描述自己漫步至小溪深处的情景,发现那里有黄鹂千百只栖息其中。这里的“黄鹂千百”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鸟儿的数量之多,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给大自然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天空中的云朵变幻莫测的景象。当这些飘浮的云彩出现在词人的眼前时,它们似乎在地面上变成了各种形态的龙蛇。这里的“夭矫”一词生动地描述了云彩在空中舞动的姿态,宛如一条条蜿蜒曲折的蛟龙在天空中自由翱翔。而“转空碧”则形容这些云彩的颜色呈现出一种清澈、明亮的蓝色,仿佛整个天空都被染成了碧绿色。这种色彩的变化使得整个景象更加生动活泼,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感。
最后两句是词的结语部分:”醉里打归船,日暮重烧银烛。”在这美好的春日时光里,词人不禁陶醉于眼前的美景之中。于是,他决定趁着微醺之际,乘船返回家中。当他到达岸边时,天色已晚,于是点燃了一根根银烛来照明。这里的“醉里打归船”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在饮酒后摇舟回船的情景。而“日暮重烧银蜡烛”则表达了词人在夜晚回家时的温馨氛围。这两句不仅表现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体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和云彩的变化,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愉悦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同时,它也反映了词人对于政治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