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国庞公挽词

独立无朋但任真,不持身势掩君亲。
若将坤体论臣道,公是朝廷第一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颍国庞公挽词》是宋代诗人李师中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仰之情。以下是关于《颍国庞公挽词》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颍国庞公挽词》的作者是宋代李师中。据《好86古诗词网》记载,此诗的创作时间未明确说明,但从诗中的意境来看,应该是在宋朝时期。
  •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目的和具体情境,史书记载较为有限。一般来说,挽词多用于哀悼逝者或表达对其生平的敬仰,但具体的创作动机和背景可能因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而异。
  1. 诗歌原文与赏析
  • 原文如下:
独立无朋但任真,  
不持身势掩君亲。  
若将坤体论臣道,  
公是朝廷第一人。  
  • 李师中通过对庞公人格和行为的描写,表达了对其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的崇敬之情。诗中“独立无朋”表明了庞公不为世俗所动,坚持自我原则的性格特点。“不持身势掩君亲”进一步强调了庞公的清廉和正直。“若将坤体论臣道”暗指庞公遵循着儒家的道德准则,成为朝廷中的楷模。
  1. 艺术特色
  • 《颍国庞公挽词》在艺术上具有高度的技巧性和深刻的思想性,体现了宋诗的典型风貌。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象征手法,如“坤体”可能指的是大地的象征,暗示庞公像大地一样包容万物,又像大地一样坚实可靠。
  • 诗的语言凝练而有力,字句之间充满了情感的张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庞公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

李师中的《颍国庞公挽词》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篇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对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