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蒲地寺谒田承居

萧寺经行旧,骚人趣尚幽。
从来不妄许,相见若为愁。
税驾终何地,乘桴可共舟。
感君诗有味,老去复谁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蒲地寺谒田承居》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与背景:

  1. 作者简介
  • 李之仪,字端叔,号竹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其作品以诗歌见长,尤以婉约派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深受后人喜爱。
  1. 诗歌原文
    萧寺经行旧,骚人趣尚幽。
    从来不妄许,相见若为愁。
    税驾终何地,乘桴可共舟。
    感君诗有味,老去复谁求。

  2. 诗歌解析

  • 萧寺经行旧:描绘了寺院的古老和历史沉淀,通过“萧寺”一词,传递出一种静谧而古朴的氛围。
  • 骚人趣尚幽:表达了诗人对于文人雅集场所的喜爱,其中“骚人”指代古代文人。
  • 从来不妄许,相见若为愁:反映出诗人在与友人见面时的微妙情绪,既有期待又带有几分忧虑。
  • 税驾终何地,乘桴可共舟:反映了对朋友最终去向的好奇及愿意共同面对未来的态度。
  • 感君诗有味,老去复谁求:赞美友人的诗词才情,同时透露出自己已步入老年,对未来不再抱有太多期待。

《过蒲地寺谒田承居》,不仅展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也能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