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勤仙友。
劝我千年酒。
一曲履霜谁与奏。
邂逅麻姑妙手。
坐来休叹尘劳。
相逢难似今朝。
不待亲移玉指,自然痒处都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殷勤仙友。
劝我千年酒。
一曲履霜谁与奏。
邂逅麻姑妙手。
坐来休叹尘劳。
相逢难似今朝。
不待亲移玉指,自然痒处都消。
《清平乐 其三 听杨姝琴》是宋代李之仪的一首词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生平:李之仪,字端叔,北宋词人,出生于沧州无棣(今庆云县),后迁居真州(今江苏仪征)。他曾在元丰初年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年随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徽宗崇宁初年提举河东常平,晚年卜居当涂。
作品原文与解析:《清平乐·听杨姝琴》全篇为:
殷勤仙友。劝我千年酒。一曲履霜谁与奏。邂逅麻姑妙手。坐来休叹尘劳。相逢难似今朝。不待亲移玉指,自然痒处都消。
诗词鉴赏:此诗通过描绘一位仙人弹奏琴曲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音乐之美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殷勤仙友”四句,通过对话形式,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高雅的氛围,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坐来休叹尘劳”一句,则是诗人对于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深刻体悟。最后“不待亲移玉指,自然痒处都消”则形象地描绘了音乐的魅力,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清平乐 其三 听杨姝琴》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能够引发人们深思的作品。通过对它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李之仪的艺术成就以及宋代的文化特征,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与美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