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五首 其一

牛羊归近篱,鸟雀喧前林。
天旷白露下,皓月吐东岑。
呼儿掩柴门,孤灯茅屋深。
欲寐问故裘,中夜霜气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复的《郊居五首 其一》是一首宋代的诗歌,描绘了作者在郊外居住时的所见所感。以下对这首诗歌进行详细解读:

  1. 诗歌原文:《郊居五首 其一》
    牛羊归近篱,鸟雀喧前林。天旷白露下,皓月吐东岑。呼儿掩柴门,孤灯茅屋深。欲寐问故裘,中夜霜气侵。

  2. 诗歌解析

  • 牛羊归近篱,鸟雀喧前林:描述了乡村清晨的景象,牛羊归家,鸟雀欢唱,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 天旷白露下,皓月吐东岑:白露时节,天空广阔无垠,明月升腾在东方的山岭之上。这句描绘了秋晨的自然美景,月亮的明亮和洁白与大地的景色交相辉映。
  • 呼儿掩柴门,孤灯茅屋深:诗人召唤儿子关闭柴门,独自留在昏暗的屋内,反映了其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 欲寐问故裘,中夜霜气侵:在寒冷的夜晚,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只能通过询问旧衣来打发时间,同时感受到深夜的寒气侵袭。
  1. 诗歌背景:“郊居”一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来代指隐居或闲居的生活状态。《郊居五首 其一》可能是李复在某处乡村静居时的即兴之作。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郊居五首 其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宋代文学作品的辉煌成就。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还可以从中汲取到丰富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