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少卿赴召十首 其五

天子清闲问侍臣,当年张姓复其名。
金瓯已洒银钩字,庭下宣麻不用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张少卿赴召十首 其五》是由宋代文人李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李新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送别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赴任的祝愿和对其未来成功的期盼。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李新,字少章,号南乡居士,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和官员。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曾中进士及第,历任多个官职,但最终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他的一生充满坎坷,但依然保持着文学创作的热情,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
  1. 诗作原文
  • 初排阊阖欲朝天:这句诗描述了张少卿即将踏上仕途,如同凤凰般振翅高飞,准备接受朝廷的召唤。
  • 流电追锋急召贤:比喻张少卿如流星般迅捷,迅速得到朝廷的赏识和重用。
  • 延阁凤池风月好:指的是朝廷中的环境优雅宜人,适合人才施展才华的地方。
  • 不须回首望筹边:表达了李新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在新的职位上能够充分发挥才能,为国家作出贡献。
  1. 艺术手法
  • 比喻与象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流电追锋”形容张少卿的才华出众。
  • 意境营造:诗歌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使读者能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1. 主题思想
  • 送别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对张少卿赴任的祝福,更是对友情和离别的情感表达。
  • 期待与勉励:通过对友人的勉励,传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送张少卿赴召十首 其五》不仅展现了李新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个人命运的交织。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