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学士兄桐庐道中

溪水抱山曲,轻舟趁落霞。
烟尘多战垒,冠盖半浮家。
紫塞空归翼,黄河绝去槎。
从谁论此事,心折莫云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学士兄桐庐道中》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其作品全文如下:溪水抱山曲,轻舟趁落霞。烟尘多战垒,冠盖半浮家。紫塞空归翼,黄河绝去槎。从谁论此事,心折莫云赊。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以下将具体分析这首诗歌:

  1. 作品原文
  • 开篇:”溪水抱山曲”,描绘了溪水环绕着山峦蜿蜒曲折的景象。
  • 中间部分:”轻舟趁落霞”,表现了诗人乘着小舟在夕阳下缓缓前行的情景。
  • 后半部分:”烟尘多战垒,冠盖半浮家”,反映了战争带来的荒凉与繁华生活的对比。
  • 结尾:”紫塞空归翼,黄河绝去槎”,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之情。
  • 尾声:”从谁论此事,心折莫云赊”,暗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思和感慨。
  1. 主题思想
  • 自然景观与历史感慨的结合: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引出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历史的深刻理解。
  • 反映社会现实:诗中的“烟尘多战垒”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1. 艺术手法
  • 形象生动: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溪水抱山曲”、“轻舟趁落霞”,使画面感强烈,富有诗意。
  • 情感真挚:诗人对历史的感叹和对自然的赞美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让人读来心生共鸣。
  • 语言简练:全诗语言简洁明了,用词精准,体现了诗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次韵学士兄桐庐道中》是一首充满深意、情感真挚且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社会现实的反映,诗人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和对历史的深刻认识。这首诗不仅是对宋代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后世读者的一种启示和教育,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