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娇翠低歌扇。雏莺学语春犹浅。
无力响方檀。声随玉笋翻。
垂鬟云乍染。媚靥香微点。
未解作轻颦。凝情已动人。
菩萨蛮 管邦惠家小鬟善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管邦惠家小鬟善讴》是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人物的娇美形象。李弥逊,字似之,号筠溪翁,是宋神宗熙宁年间(1067-1077)苏州吴县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晚年隐居连江(今福建连江)西山。
《菩萨蛮》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词调,此词以春景和美人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一幅动人的画面:小山的娇翠、雏莺的学语以及春光的浅淡都显得如此生动。词中还描写了女子垂髻云发,眉目含情,虽然未解轻颦,但已经深深吸引了作者的心。这种情感流露在词句“未解作轻颦,凝情已动人”之中,展现了词人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菩萨蛮·管邦惠家小鬟善讴》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作为一位政治上的失意者,李弥逊选择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慰藉,而他的文学作品则成为他情感寄托和精神寄托的重要载体。通过诗词创作,李弥逊将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美的感悟融入到文字中,使得这首词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描写春天的诗篇,更成为了宋代文人雅集时吟咏的对象。
《菩萨蛮·管邦惠家小鬟善讴》不仅是李弥逊艺术生涯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风情和文人的艺术追求,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词人内心世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