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岳百咏 极目亭

千里飞鸿坐上看,山川风月在凭栏。
不知地占最高处,但觉恢恢天宇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艮岳百咏 极目亭》是唐代李质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描绘了站在极目亭上眺望远方的景象。

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李质以“千里飞鸿”和“山川风月”为画面的主角,通过这两个形象,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宏大视角。诗中表达了站在极目亭上时的感受,即尽管身处于高处,但心胸却显得无比广阔。

在诗歌的结构上,这首诗遵循了传统的五言绝句形式。这种形式要求每句五个字,共四句成章,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特征。同时,诗人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不仅在字数上整齐划一,也在意境和情感上达到了和谐统一。

从主题内容上分析,《艮岳百咏 极目亭》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见解。诗中的“千里飞鸿”与“山川风月”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画面。动与静的交融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体现了诗人观察入微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李质在创作这首诗时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他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崇敬之情以及超然物外的心境。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艮岳百咏 极目亭》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展示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古代诗人创作风格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化的精髓,以及古人如何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