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端师

十载寓都城,人传善相名。
一言知祸福,相识尽公卿。
洪井旧乡路,紫衣归计荣。
尘缘应渐了,何日悟无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端师》是宋代诗人李觏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1. 作品背景
  • 作者介绍:李觏,字泰发,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官员。他在仕途上经历了起伏,曾长期居住在都城里,并因善相名而闻名于世。
  • 创作时期: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官场生活的观察与感慨。
  1. 诗句原文
  • 首句:“十载寓都城,人传善相名。”描述了诗人在都城的长期生活和名声传播的情况。
  • 次句:“一言知祸福,相识尽公卿。”体现了诗人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力,通过一句话就能影响他人的命运。
  • 第三句:“洪井旧乡路,紫衣归计荣。”描绘了诗人回到家乡的情境,以及因政治成就带来的荣耀和地位提升。
  • 末句:“尘缘应渐了,何日悟无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之思,希望能够找到生命的本质和最终的解脱之道。
  1. 作品鉴赏
  • 艺术特点: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五言律诗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能够精准地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时,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绘和个人经历的反映,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这种情感的真挚和深刻,使得《赠端师》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寄托。
  • 思想内涵:除了艺术上的精湛,这首诗还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它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对于人生哲理的追求,以及对道德理想的坚持。这些思想内涵使得《赠端师》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示的哲学著作。

《赠端师》作为宋代李觏的代表作品,不仅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受到赞誉,更因其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首诗不仅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理解宋代社会生活和文化心态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