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恨辞二首 其一

玉辇迢迢别紫台,系环衣畔忽兴哀。
临邛谩道蓬山好,争奈人间有马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长恨辞二首》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之一,而非杜甫所作。这首诗通过描绘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性。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李觏(北宋思想家、诗人),字泰伯,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尤长于礼学。他博学多才,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四方学子前来就学者常数十百人。他的诗歌风格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诗歌原文及翻译:玉辇迢迢别紫台,系环衣畔忽兴哀。临邛谩道蓬山好,争奈人间有马嵬。

  3. 诗歌鉴赏:《读长恨辞二首》以其独特的视角审视历史,通过对唐玄宗与杨贵妃故事的再现,揭示了权力欲望与人性的扭曲。诗中的“玉辇”、“紫台”、“马嵬”等意象,不仅勾勒出了华丽的宫廷生活,更反映了人世间的爱恨情仇。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超越时代的悲悯情怀,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

《读长恨辞二首》是李觏以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创作的一首诗歌,它不仅展现了唐代辉煌的历史背景,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和社会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李觏《读长恨辞二首》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以及它在历史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