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常羞贫贱,贫贱非我羞。
道成不见取,贫贱谁之由。
陛楯拥尧舜,廊庙居伊周。
面对岂无说,咫尺路阻脩。
浮云关太虚,白日光逆流。
嗟尔临人者,蔽贤天所仇。
感叹二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感叹二首 其一”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宝剑的描述,感叹没有人像风胡子一样赏识自己;第二首通过辞赋家扬雄与“轻薄儿”的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刺世讽时之意。
《感寓二首》是李白的一组组诗作品,其中第一首通过对古代宝剑的描述,感叹没有人像风胡子那样赏识自己。李白在诗中运用比喻,以宝剑为喻,表达了自己的孤傲和不被理解。他认为真正的识货者应当像传说中的风胡子那样,能够识别出宝剑的真正价值,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华丽。这种表达反映了李白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和反思,他渴望得到同样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才华和成就。
第二首则是借古喻今,通过扬雄与“轻薄儿”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扬雄作为一位辞赋家,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见解著称于世。而“轻薄儿”则通常指那些不学无术、只求表面繁华的人。李白在诗中批评了这些世俗之人,暗示他们无法理解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和艺术。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李白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也表达了他对文化和道德价值的坚守。
《感寓二首》不仅是李白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批评和思考。通过对古代宝剑和个人遭遇的描写,以及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隐喻,李白展示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