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开日即重阳二首 其二

南方气候殊,有菊即重阳。
九日今已近,青蕊未可尝。
安得黄金花,泛此白玉觞。
会当烂漫开,为插满头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菊花开日即重阳二首 其二》是宋代文学家李纲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造诣,还蕴含了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李纲,北宋末年南宋初的抗金名臣及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后迁至江苏无锡。他的诗文才华出众,尤以爱国情怀著称。李纲一生致力于恢复宋朝的失地,并反对投降派的行为,为抗击外敌、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1. 诗歌原文
    南方气候殊,有菊即重阳。九日今已近,青蕊未可尝。安得黄金花,泛此白玉觞。会当烂漫开,为插满头香。

  2. 诗句解析

  • 南方气候殊,有菊即重阳:这里表达了诗人在南方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时的特殊感受。由于南方气候温暖,菊花盛开较早,使得重阳节显得尤为特殊和有意义。
  • 九日今已近,青蕊未可尝:描述了重阳节即将到来,但菊花的花蕾尚未成熟,尚无法采摘品尝。这里的“青蕊”指的是尚未开放的菊花花苞。
  • 安得黄金花,泛此白玉觞: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能有金色的菊花绽放,并且用珍贵的白玉酒杯来盛放这些花朵的美酒。这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 会当烂漫开,为插满头香:诗人信心满满地预言,不久的将来,菊花将会盛大开放,那时他将亲手将最美的菊花插满自己的头发,尽情享受那份清香与雅致。
  1. 创作背景
  • 李纲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时代,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他始终秉持着抗金复国的志向。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深沉的民族情感和忧国忧民的忧思。这首《菊花开日即重阳二首 其二》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景象,寄托了他对抗金复国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李纲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菊花”、“黄金花”、“白玉觞”等意象,通过具体的物象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憧憬。
  • 语言简练:诗的语言虽然简练,但却意蕴深远,每一句都充满了力量和感情,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1. 思想内涵
  • 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对重阳节菊花盛开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祖国统一的渴望。
  • 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尽管面临困难和挑战,诗人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期待着美好未来的实现。
  1. 历史文化价值
  • 传承传统文化:《菊花开日即重阳二首 其二》作为宋代文学作品的一部分,其价值在于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艺术。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
  1. 现代意义
  • 启迪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容易忽略生活中的小美好。李纲的这首诗提醒现代人要关注自然之美,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同时也启示人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李纲的《菊花开日即重阳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理想的诗作,也是一部反映宋代社会风貌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才情与风骨,还能够从中汲取到对生活和工作充满热情和动力的灵感与力量。

相关推荐